您当前所在位置:网站首页 / 党建综合

广德市:“三个聚焦”激活非公党建“红色引擎”

发布日期:2025-02-05 08:22 信息来源: 浏览次数:15 字体:

  近年来,广德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为重点,积极探索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新路径,聚焦组织建设、教育管理、共驻共建,助推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增效,激活非公党建“红色引擎”。
  聚焦组织建设,以固本强基、精准服务为“关键点”,推动非公党建“提档升级”。始终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非公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深入推进党的组织覆盖和党的工作覆盖。对县域企业和社会组织开展“地毯式”摸排,实现党员应纳尽纳,党组织应建尽建。依托党委领导党支部工作联系点制度,坚持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协调、非公工委统筹负责,通过调查研究、联系指导等方式,建立自上而下非公党建专人负责工作体系。发挥党建指导员纽带作用,采取“党建+服务”模式,常态化摸排辖区非公企业经营状况、从业人数、党员人数等信息,及时了解企业诉求,通过实时线上、实地指导等方式,常态联系、精准服务、有效引领。扎实推进“两个覆盖”工作,在摸底排查的基础上,动态更新“两个覆盖”台账,紧盯覆盖空白点,因企制宜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行业联建等方式,织密非公企业党建网络;大力开展“五抓五送”,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中抓实党组织建设、党组织书记培训、党员发展、制度建设和活动场所建设,通过送党组织标牌、党旗党徽、电教设备、制度挂图、党报党刊和党员学习笔记,建成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的“六有”活动场所。
  聚焦教育管理,以强化学习、能力提升为“出发点”,释放非公党建“红色动能”。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首要位置,强化党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教育引导非公党组织和党员增强政治意识、把准政治方向。坚持抓好非公企业党员思想理论武装工作,扎实开展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党建指导员、党务工作者和党员轮训。多形式开展党员教育培训,拓宽党员日常学习渠道。定期举办线下培训班,邀请专家教授讲课,用党的新思想、新理论武装党员头脑。指导非公企业党组织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党内组织生活制度,强化党员日常教育管理。提升非公企业党员素质,采取“培养、推优、发展”的形式,坚持在规模大、运行稳定的企业中、在企业管理层中、在技术骨干、生产一线工人中发展党员,有序壮大非公企业党员队伍。依托城市红色驿站、革命烈士纪念馆、远教广场等理论学习阵地,定期组织非公企业党支部书记、企业负责人以及党务工作者进行现场学习,将党建读物、报刊等纳入“党群服务站”的阅读区域,定期更新理论学习书籍,方便非公企业党员利用碎片化时间“加油充电”。利用共产党员网、“学习强国”App、安徽先锋微讯、“桐汭红·党建云”智慧党建平台,打造“指尖”学习阵地,延伸学习培训触角,确保党员教育不间断、不脱节。
  聚焦共驻共建,以党建引领、业务融合为“着力点”,助力非公党建“赋能增效”。用好协商共治机制,围绕“党建引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探索党建引领共驻共建基层治理新模式,整合优势资源,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体系。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党建、人才、产业、文旅、乡村振兴等领域,打破地理位置局限,探索多方联动合作机制。工业强镇立足主导产业,加强合作交流,对同质发展企业进行结对共建,提升区域发展动能;文旅乡镇做好旅游经济文章,共建红色教育、绿色发展精品环线,推进深度融合和联动发展,建立补偿增效、联防联治工作机制,使双方环境美起来、产业活起来、口袋富起来,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双方共赢,不断推动乡村振兴。持续开展“对标沪苏浙”行动,加强与沪苏浙地区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对接交流,健全完善常态长效的共建交流机制,以一体化的思路和实践,推动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区域深层次合作共赢的发展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