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宣传,“三个载体”扩大知晓范围。一是运用党员议事会和党员代表会议,普及党员积分制管理知识,咨询党员对于积分制管理加减分目录和评定标准的意见建议,征集对于加强党员管理、规范党员行为、发挥党员作用的措施办法,为《柏垫镇土桥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试行)的制定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是利用村级通讯设备和电子屏幕,向党员传递积分制管理的相关知识、发送党员组织关怀的温馨提示等,多方面扩大工作宣传力度和深度,以便最大成效提高党员思想意识和重视程度,为党员积分制管理动员会和后续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采用QQ、微信等公众平台,及时向流动党员传达党员遵守组织纪律的严肃性和经常参加组织生活的重要性,讲述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的实施细则,多元化沟通方式拓宽宣传范围,提高工作的知晓率。
(二)抓启动,“三个及时”加强组织部署。一是及时制发实施方案指导施行。经过前期多次民主会议讨论,明确积分事项和评定标准,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试行的《柏垫镇土桥村党员积分制管理实施方案》;二是及时召开动员会集中部署。5月4日,土桥村党总支组织召开党员积分制管理动员会,镇党委相关领导、各村(社区)书记和土桥村全体党员参会观摩。会上专职人员详细讲解了积分制管理的操作方法、积分事项、评定标准、奖惩措施,并分发《党员积分手册》,要求党员时刻谨记党员身份,切实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三是及时成立领导小组统筹工作。村级成立以任职村干部、监委会成员、部分党员议事会代表为成员的党员积分制管理领导小组,村党总支书记担任组长,统筹全局。镇党委压实村党总支书记作为党员积分制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以相互协调合作共促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
(三)抓评分,“三个主体”突显民主评议。一是党员自己定积分。向每名党员发放一本积分手册,上面印制了党员的权利义务、积分的办法细则、评分程序和年度积分表格,由党员个人保管,在参加组织活动和开展工作时分别登记。每个季度,由党员自行根据自己的行为,对照加减分的标准填写申报。党员自行申报,解决了党员在志愿服务、帮困济贫等个人行为时,不好登记核实的问题,也让党员在对自己评分的过程中找到差距;二是评议小组定积分。针对缺少日常计分的问题,党总支制作了《党员日常积分记录表》,就党员的日常表现行为,由评议小组进行及时登记。党员日常记录以党小组为单位进行,由评议小组成员做好党员日常加减分记录,每季度召开评议小组会议,汇总审核,作为党员的日常得分,也使党员的每一条积分都能做到有理有据;三是分类测评定积分。将测评积分划分为群众测评与党内测评两部分,群众测评是按党小组划分,由其党小组所在自然村的村民以户为单位进行测评打分,由评议小组、村民代表参与组织;党内测评是每个党支部开会测评,支部内的党员相互进行测评打分,由评议小组参与组织,保证测评结果更加客观,达到让身边人测评身边人的要求。
(四)抓反馈,“三个结合”完善管理模式。一是结合公示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将党员积分公示在村党务公开栏和党员所在村民组,真正把党员表现在群众中间亮出来,由群众对积分的含金量进行检验评价,在增强积分透明度的同时,也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意识和党员的荣誉意识,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不断向科学化、民主化方向发展;二是结合座谈会充分征求意见。先后召开4次座谈会,主要征求了积分标准模糊化、评议打分盲目化、日常计分片面化、积分测评随意化四个方面的意见建议,为健全完善党员积分制管理机制提供了宝贵的修改意见,促进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民主;三是结合调研讨论优化设置标准。在领导调研、专题培训和广泛讨论的基础上,依据党员自身实际情况,取得党员自身同意,对老党员、流动党员实行分类管理。对积分参照打分表进行了优化,将其划分为综治信访、基本义务、先锋模范作用等8个大类。同时,着重考虑激发党员的主观能动性,设置了基本分值,党员在完成基本义务的基础上,要想得到高分,就要带头参与公益事业、帮扶弱势群体、展现模范作用,让积分成为引导党员发挥作用的指挥棒。(徐甜甜)